广告

世界著名圣地

$title

巴比伦

巴比伦是美索不达米亚的一座古城,据说是先知易卜拉欣(亚伯拉罕)被火焚烧之地。在希伯来语中为“Babel”或“Bavel”,希腊语为“Babylon”,其原始名字“Bab-illu”或更早的“Bab-illim”意为“神之门”。
遗址位于幼发拉底河边,靠近现代伊拉克的希拉市,距离巴格达南部约88公里。
该文明区域从巴格达到波斯湾,是苏美尔人与闪米特人(阿卡德人)之间,以及后来的亚述人和巴比伦人之间的战场。
参考:《古代近东历史》 - 哈斯廷斯出版社,第89页。

圣地

巴勒斯坦圣地是众先知诞生的地方,也是以色列子民的应许之地。《古兰经》提到唯有此地被称为“圣地”(《古兰经》5:21;20:12;79:16),其各区域也被称为“受祝福之地”(7:137;17:1;21:71,81;28:30;34:18)。
参考:《古兰经》与伊斯兰注释书《塔巴里注》。

天房的历史

根据塔巴塔巴伊大师的解释,天房由易卜拉欣(愿主赐他平安)建造,他的儿子伊斯梅尔和也门部落朱尔胡姆住在其周围。它呈正方形,四边朝向四个方位,设计能抵御强风。
参考:《米兹安古兰注解》卷三。

拜特·马姆尔

拜特·马姆尔位于天上,与地上的天房对应。其名称意为“有人居住的房屋”。“拜特”意为“房屋”,“马姆尔”来自“伊姆兰”,意为“有人居住的”。
参考:伊本·卡西尔《古兰经注释》。

艾哈卡夫

艾哈卡夫是一片沙丘组成的荒漠,是阿德族的故土。“艾哈卡夫”一词来自于曲线,指的是弯曲的沙丘、骆驼背部的弯曲或新月的弯形。
参考:《古代阿拉伯词源词典》,黎凡特大学。

耶路撒冷

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的中心,是伊斯兰第二圣城和最初的朝拜方向,位于死海西约24公里、地中海东56公里。
参考:《耶路撒冷的历史》 – 牛津伊斯兰百科。

耶路撒冷在古兰经中的地位

土地对民族至关重要,是其文化身份的一部分。失去土地便可能失去其历史和文化认同。
参考:《穆斯林国家与圣地之争》 – 阿兹哈尔大学研究论文。

古兰经视角中的耶路撒冷

当今伊斯兰民族与犹太复国主义者之间的斗争,宗教信仰是核心。在麦地那建立的早期穆斯林社群中,耶路撒冷因经文的启示而具有神圣地位。
参考:《古兰经与犹太人关系》 – 伊斯兰历史评论。

天房:大地的中心

“真主确已使天房成为众人朝觐之地……”(古兰经5:97)
参考:《古兰经》阿卜杜拉·优素福翻译本。

古兰经中天房的名称

天房被称为Kaaba,是因其高耸或四方形而得名,成为神之屋的特指称谓。
参考:《古阿拉伯建筑术语》 – 开罗大学出版。

古兰经中的天房历史

《古兰经》的多个章节(2:127, 3:96, 14:37, 22:26)描述了天房的建造与重修。多数注释者认为是易卜拉欣(愿主赐他平安)所建,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他是重建者。
参考:《古兰经注解与伊斯兰建筑史》。